抗诉包括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抗议程序是一种补救程序,如何对再审判决提出抗诉,是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提出抗诉的抗诉程序,一审二审的再审上诉在法律上是主观的:二审维持一审判决的抗诉方式:1,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的,有权按照再审程序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受理抗诉的法院应当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1、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方式和程序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提出抗议。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一种方式。如果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就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从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检察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规则》第四百零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二)定罪量刑所依据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有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
2、再审判决不服怎样抗诉
对再审判决的抗诉流程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提出抗诉,提交上级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是申请人不合格,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上诉。一、如何对再审判决提出抗诉对再审判决的抗诉流程如下: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提出抗诉的,应当提出抗诉,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进行再审。抗诉程序是一种救济程序,
3、刑事二审的程序是怎样的呢?
二审的审理分为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一、庭审1、检察院抗诉的案件;2.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一审查明的事实和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3、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上诉案件;4.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没有以杀人罪提出上诉,同案其他被告人提出上诉。2.没有进行审判。1.上诉、抗诉案件,第二审法院可以不开庭审理。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存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的违反法定诉讼程序,需要再审的。
4、刑事案件二审流程
法律的主体性:刑事案件二审过程①开庭。庭审的开始是从实体上为案件的审理做准备。开庭时,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姓名;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上述人员回避;告知被告享有辩护权。②法庭调查。庭审的中心环节。在这一阶段,法院应当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对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从事实上查清案情,为正确判决奠定基础。
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原告人、辩护人可以向被告人发问。法官、公诉人在讯问证人时,应当告知其如实提供证言和故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当事人和辩护人可以向审判长申请询问证人、鉴定人的问题,也可以请求审判长准许直接提问。审判长认为提问的内容与本案无关时,应当予以制止。
5、二审后不服能去检察院抗诉吗
对一、二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检察院可以二审抗诉。抗诉包括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二审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在法定抗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具体程序是:检察院通过第一审法院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还应当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认真审查抗诉的理由和依据。认为抗诉不当的,可以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将撤回情况通知下一级人民检察院。
6、二审法院如何处理上诉、抗诉案件
二审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2、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3.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改判;4、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关于二审法院如何处理上诉抗诉案件,我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7、民事抗诉再审开庭审理流程
法律分析:1。开庭的合议庭应当核实被告人(原审上诉人)是因什么案件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在服刑期间是否又犯罪,是否减刑、假释,何时刑满释放。开庭前,合议庭到达开庭地点后,应当查明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基本情况,并告知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享有辩护权和最后陈述权。制作笔录后,应当由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分别签名。在审判中,
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名单,并告知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2.人民法院经调查决定再审的,合议庭成员应当宣读再审决定。根据检察院抗诉进行再审的,公诉人应当宣读抗诉书。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提出申诉的,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应当陈述申诉理由。控辩双方分别陈述了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
8、刑事诉讼检察院抗诉程序
法律的主体性:明确规定了检察院的抗诉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第一百八十二条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接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接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应当在五日以内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答复请求。
第一百八十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连同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发送当事人。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9、民事诉讼抗诉程序
法律的主体性: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具体的监督方式主要是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有错误,依照法定程序和方法提请人民法院再审,即通过抗诉行使检察监督权。抗诉的事实和理由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下列情形可以提出抗诉: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该法官在审理此案时犯有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罪行。
10、一审二审再审申诉抗诉
法律的主体性:二审维持一审判决的抗诉方式:1。上级检察院认为二审维持的下级法院判决确有错误的,有权按照再审程序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受理抗诉的法院应当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法律客观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